紀曉嵐墓
據(jù)當?shù)卮迕窈图o氏后人說,當年紀曉嵐為選擇筑墓之處,特地從南方請來風水先生,遍尋紀氏莊園,最后確定北村新阡。當時墓地占地數(shù)十畝。按老人們記憶,民國九年所立的那通神道碑,原來的位置距紀曉嵐墳丘約150米,立于墓地東方一條南北通道的路邊,俗稱“下馬碑”,有“文官下轎,武官下馬”之意。此碑為重立之碑,原碑毀于何年已無人知曉。
墓碑原地現(xiàn)墳丘東21米處,碑下基石上,有一片石灰混合土夯實地基,上鋪198×82厘米的兩塊青石板,F(xiàn)尚存一塊,1989年修復墓地時鋪于墓碑之下。墓石合二為一,周邊有雕花。其上是一個巨型赑屃(石龜),已毀。從基石上還可看出石龜?shù)淖邸W﹂g距離前后爪距160厘米,左右爪距120厘米。赑屃背馱墓碑,碑冠已毀。從碑座到碑冠,整個墓碑通高5米左右。
在墓碑與墳丘之間有一青石供桌,已佚失。桌面長約2米,寬約1米,四根桌腿呈圓鼓形。筆者訪得一桌腿,高50厘米,中部腰圍104厘米(直徑約33.12厘米),底面直徑21厘米。
原墳丘規(guī)模很大,據(jù)老人回憶,1963年當?shù)佤[洪災,村莊被淹,一些村民到紀昀墓頂搭窩棚避難,上面可以容納50多人。
紀曉嵐墓為辛山乙向口,從墓地東望,一馬平川,無阻無擋,百里之外即是大海。墓丘北側(cè)有兩個大土堆,形似硯臺,南側(cè)有一片荊條樹,時稱鳳凰林。西面(墓后)至硇屯(今其村已不復存在)之間是一片開闊地。碑下赑屃頭東尾西,有“頭頂泗家(十幾里外有一泗家莊)腳蹬硇,南面鳳林北硯寶”之說。
墓地中還有其他人墳丘,共30余座。大墳兩側(cè)各有3座小墳,據(jù)說埋的是紀昀六個側(cè)室。再往兩側(cè)延伸,向前跨半穴又各有兩個較大的墳丘,埋的是紀昀的四個兒子――汝佶、汝傳、汝似、汝億。其孫輩墳丘則依序再靠前些埋葬。此種葬法,據(jù)說是紀曉嵐生前根據(jù)風水先生的提議認可的,叫做“攜子抱孫式”。
當時神道兩側(cè)排有石人、石馬等石像生,然而紀曉嵐卒后不久,中國就進入了動蕩的近代史時期。相傳,紀曉嵐葬后不多年,這些石像生就被南方的文物販子陸續(xù)盜走,今已蕩然無存.墓場外圍原是蔥郁高大的蒼松翠柏,整個墓地規(guī)模宏大壯觀,氣象肅穆森嚴。
紀曉嵐簡介
紀昀,字曉嵐(公元1724-1805)清代著名學者、文學家、目錄學家。官至禮部尚書,協(xié)力大學士,加太子少保。曾任四庫全書總纂管纂定《四庫全書總目提要》及《四庫全書簡明目錄》。畢生精力傾注于此,貢獻很大。并著有《閱微草堂筆記》和《紀文達公遺集》等著作。
門票:不需要門票.
地址: 紀曉嵐故居遺址和墓地均位于滄縣崔爾莊鎮(zhèn)。